|
埋线大师-杨才德专家介绍: 杨才德、男、世界针灸鼻祖“皇甫士安”品牌创始人、国际著名的穴位埋线导师、中医针灸学 主任医师、我国埋线疗法学术带头人、首次通过创新教材把埋线疗法引入高校教育、领导埋线分会开展大规模的埋线科研并率先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和学术著作奖、开创了我国埋线疗法的新时代。
●全国唯一把埋线科研、临床、教学、推广都做到领先的埋线学者; ●全国唯一把埋线培训推广到国内外并超过1200场50000余名学生的埋线导师; ●全国唯一把埋线针刀做为学术流派并由中国标准出版社发布国家级团体标准!
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院长助理,兼中医管理科科长,兼中西医结合科主任。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穴位埋线新技术规范化培训班”项目负责人 师从于国医大师 石学敏 院士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 执行会长 中国针灸学会 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 中医针灸技师工作委员会 常务委员 中国针灸学会 火针专业委员会 委员 世中联 中医外治操作安全研究专业委员会 副会长 世中联 传统医药合作委员会 常务理事 中华中医药学会 针刀分会/亚健康分会/疼痛分会 理事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 仲景星火工程分会 副主任委员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 眩晕病专业委员会 常务委员 光明网+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光明中医科普工程”专家委员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 针灸分会 理事 中国民族医药协会 特技联盟 副主席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中国穴位埋线疗法系列”专栏 主任委员 北京慢促会针刀埋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甘肃省针灸学会 副会长 甘肃省针灸学会埋线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 甘肃省中医药学会 疼痛分会/针刀分会 副主任委员 兰州市中医药学会 副理事长 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 永久学术顾问 俄罗斯友谊大学东方医学院 客座教授 甘肃中医药大学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副所长 甘肃中医药大学皇甫谧针灸研究所埋线临床中心 主任 甘肃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特聘埋线专家
教材与专著: 《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团体标准: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主编,中国标准出版社 《中医医术确有专长:穴位埋线(长效针灸)优势病种专家共识》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 《埋线针刀治疗学》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 《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埋线疗法系列丛书 《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 《穴位埋线疗法》,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创新教材(2018年度获得中华中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二等奖) 《埋线针刀百问百答》,主编,中医古籍出版社,穴位埋线系列丛书 《微创穴位埋线实用技术》,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微创埋线美容技术》,副主编,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中国民族医药特色诊疗技术年鉴》,副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针刀治疗疑难病》,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2019年度获得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学术著作三等奖) 《陈氏异型针刀疗法》,主编,郑州大学出版社
穴位埋线绝技: “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 “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 “分筋拨脉式颈动脉窦埋线术” “三点一线式蝶腭神经节埋线术” “推寰循经式迷走神经埋线术”
科研与论文 : 主持参与科研11项,获奖4项。 发表论文130篇。
业绩与荣誉: 2006年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针行天下—全球针灸风采录》收录入“人物篇”; 2008年2月《穴位注线法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疗效的临床研究》获得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医学分会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一。 2010年3月,《参松养心胶囊对心率变异性干预的临床研究》,获得甘肃省皇甫谧科技进步三等奖。 2010年10月,获得2019-2010年度“针刀医学最具发展力大奖”; 2011年12月2日,《针刀技术临床应用》获得酒钢集团兰泰医院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2012年8月2日,《微创穴位埋药线治疗心悸的临床观察》,获得甘肃省庆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3年2月6日,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2年度科研奖”; 2013年,被收录入《国医年鉴》(总第五卷.中医古籍出版社)之“中医药名人榜”; 2013年,埋线绝技被收录入《中国民族医药特色治疗技术大全》(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4年,获得国家专利—埋线针刀。 2014年11月3日,《针刀枢椎棘突松解术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疗效评价》,甘肃省中医管理局课题(GZK-2011-37),通过科技厅验收。 2015年2月5日,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4年度“科研创新奖”; 2015年,《穴位埋线疗法》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5年,在《穴位埋线疗法-序》被中国针灸学会名誉会长李维衡誉为“现代穴位埋线技术的开拓者、创新者”; 2015年6月,埋线专业委员会获得甘肃省针灸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 2015年,担任《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杂志“特邀编委”及《针刀埋线》专科编委会主任委员; 2016年4月,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5年度科研创新奖; 2016年,《埋线针刀百问百答》由中医古籍出版社出版; 2016年,在《埋线针刀百问百答-序》被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主席、中国针灸学会会长刘保延誉为“临床一线的专家,或名师的高徒,……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著名教授”; 2016年,被《强梦中国—杏林医学篇》收录。 2016年,被《中华埋线名医百家精粹》收录。 2016年,获得甘肃中医药大学2016年度“本科生学业成长优秀导师”称号; 2016年10月27-28日,担任2016年甘肃省针灸推拿岗位技能大赛评委 2017年1月16日,获得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东岗院区2016年度科研创新奖; 2017年7月《八会穴为主埋线对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研究以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甘肃省中医管理局课题(GZK-2014-83),通过验收。 2017年8月12日,埋线专业委员会获得甘肃省针灸学会优秀专业委员会; 2017年,被《华夏名人荟萃》收录。 2017年,获得国家专利:一种防烫手火针的针柄及防烫手火针; 2017年4月,《针刀治疗疑难病》由郑州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7年1月,被聘为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永久学术顾问; 2017年,《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7年,在《星状神经节埋线治百病—序》被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誉为“我国埋线学科的排头兵、带头人”; 2018年,被《中国影响力人物数据库》收录 2018年,埋线针刀疗法,入选中国卫生产业协会“治未病服务适宜技术”; 2018年,埋线针刀疗法,被收录入高校规划教材《针刀刀法手法学》; 2018年,《埋线针刀治疗学》,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8年,《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 2018年,在《埋线针刀治疗学—序》被针刀泰斗庞继光誉为“标志着埋线针刀治疗学这一疗法的成熟和流派的形成”; 2018年,在《埋线针刀治疗学—序》被郭长青誉为“埋线针刀是针刀医学的奇葩之一”, “埋线针刀治疗学的出版,不仅是埋线针刀技术成熟的标志,也是学术流派形成的标志”; 2018年,在《埋线针刀治疗学》出版时,国医大师石学敏院士誉为“长效针灸与速效针刀的完美结合”; 2018年11月《俞募合配穴为主埋线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研究及其机理探讨》,甘肃省中医管理局课题(GZK-2015-58),通过验收。 2019年4月,《三风穴为主埋线对慢性荨麻疹疗效观察及对IgE水平的影响》,获得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9年,被授予“国际优秀中医讲师”; 2019年,被授予“一带一路”“国际最具影响力中医奖”; 2019年,在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埋线分会2019年度年会上,获得论文特等奖; 2019年,在第三届全国埋线技术能手大赛中获得一等奖; 2019年11月,担任“光明中医科普工程”专家委员会 专家委员; 2020年5月1日,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团体标准《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正式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并实施; 2020年5月,《中医确有专长考试指导用书——穴位埋线(长效针灸)优势病种专家共识》正式出版(ISBN978-7-5132-6160-9); 2020年6月,《埋线针刀技术操作安全指南》获得“人民卫生出版社”正式书号,开始出版 2020年6月,“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获得“全国中医药科普短视频大赛”优秀奖。 本次活动是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作为支持单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建设与科技普及专家委员会作为专业指导,“认识中医药—全国中医药科普短视频大赛”。 2020年7月1日,中国标准出版社出版发行《埋线针刀技术操作规范》(T/CRACM 0001-2020)(书号:155066.5-1988)。
推广与培训: 国家级中医药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穴位埋线新技术规范化培训班”项目负责人 中国针灸学会“全国穴位埋线新技术培训班”主讲老师; 甘肃省继教项目“全国穴位埋线新技术培训班”主讲老师; 美国旧金山“国际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之“长效针灸”主讲老师; 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2017临床向大师学习系列01”主讲老师; “一带一路”俄罗斯中医药学会埋线针刀培训班主讲老师; 国内外专题培训2000场次; 举办国际国内穴位埋线交流会40余次; 举办全国埋线针刀技术比武3届; 创建全国性“穴位埋线临床示范基地”54家; 累计培训医师50000人次。
对埋线行业的贡献——开创了我国埋线疗法新局面: 解难题——首次总结并提出“杨氏线体对折旋转埋线法”,彻底解决了胶原蛋白线的排异反应和PGA、PGLA等线软的难题; 破禁区——首次总结并推出“手卡指压式星状神经节埋线术”、“三点一线式蝶腭神经节埋线术”、“分筋拨脉式颈动脉窦埋线术”、“推寰循经式迷走神经埋线术”,彻底打破或者降低了神经、血管等特殊部位的操作风险。 拓范围——发明“埋线针刀”,从埋线的角度引入即刻松解的机制,从针刀的角度引入长效针灸机制,把埋线治疗痛症的疗效推向新的高度,把埋线治疗痛症的范围拓展到了新的广度。 创流派——整理推出了“杨氏3+埋线针刀系列特色疗法”,形成了以“西医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思维、中西医结合治疗技术”为特征的杨氏流派,目前从医者已达5万之众。 |